教育学部 (田家炳教育书院)

教育学部举办“百年五四”团支部建设论坛暨第十七届“美丽教师”教育文化节开幕式

发布时间:2019-04-30  浏览次数:348

五四精神百年传,学部师生铸师魂。在党中央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直播之际,教育学部于4月29日晚在雁山校区文二219大学生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百年五四”团支部建设论坛暨第十七届“美丽教师”教育文化节开幕式。学部党政团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师生团支部共100多人共同参加盛会。

盛会分教育文化节开幕和学生教工团支部建设论坛两部分组成。

教育文化节开幕式在观看上一届“美丽教师”教育文化节回顾视频中拉开序幕,师生共同回顾上届文化节师生风采和文化节系列成果。学部团委负责人围绕“美丽教师”教育文化节的历史性质、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全面深刻阐述了“美丽教师”作为教育学部学科文化育人的品牌底蕴与时代价值。欧阳修俊和涂梦璐两位博士教师代表,对教育文化节作了寄语和祝福,他们以自身成长蝶变成魅力教师的历程,深刻应证美丽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美。最后,学部党委高度肯定文化节的成效并宣布文化节开幕。

第二环节:“百年五四”团支部建设论坛。此次团支部建设论坛,以聚焦高校基层团组织改革和能力提升为中心,围绕学部八个研究生团支部、教工团支部和实验幼儿园团支部的主要工作和特色品牌创建等内容展开研讨。

师生共同回顾了学部团委上年度在共青团改革、提升和发展中的工作成绩,共同感受了过去一年学部团委在围绕服务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所取得的成效,与会师生备受鼓舞。八个研究生团支部、学部教工团支部、实验幼儿园团支部相继对主要工作或品牌特色创建设计进行现场汇报和展示。每个团支部充分利用有限时间,高度凝练与概括自身发展的成效和工作思路。围绕内部活力提升建设、品牌创新、公益服务、专业学习、学术创新、思想理论等进行宣讲,赢得现场阵阵热烈掌声。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旗帜的建构初具体系,彰显了研究生、教师对团支部工作性质的准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学部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代表分别进行发表感言,共同表达青年学生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者的时代宣言与行动。他们的先进故事和奋斗历程深深感染现场师生。学部党委负责人对榜样青年授奖以示鼓励。研究生李夏、赵馨媛两位同学现场朗诵《红岩魂》,他们以真情的投入和激昂的声调,惟妙惟肖演绎了“江姐”大无畏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为百年五四献礼,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学部党政团负责人、教师代表对团支部建设展评进行点评和指导。欧阳修俊博士提出,团支部建设要注意“三把”,即把学术和活动相融合,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把行动和文本相联结,通过活动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把握好驱动和被动的关系,团干增强领导力、吸引力和学习力,注重活动中的学习意义。学部团委负责人首先强调了百年五四团建研讨会的重大时代意义,引导大家从四个问题来审视团支部建设和团员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青年学生民族情怀如何培育?团员大覆盖前提下共青团先进性如何实现?学生组织多样性背景下团支部活力如何提升?自媒体形势下下大学生三观如何引领?这四个问题关乎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保持和发扬。学部党委学生工作负责人指出:团学社组织建设要杜绝形式主义,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建设;社团建设要聚散为整,增加活动相关性和影响力。

学部党委负责人高度肯定此次研讨会的价值与意义。他指出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要加深对“五四精神”科学、深刻的理解,并提出两个重要思考:要思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何以能不断走上胜利,成为国家坚强执政领导;要思考青年学生在革命、民主和改革中在党的领导下何以成为每个时代的担当。在活动过程中学部党委负责人就各团支部展示情况进行一一点评及指导。他说学部研究生团支部、教工团支部经过一年探索,结构更加合理,建设更加规范,内容更显育人特色,党建带团建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要积极探索党团共建与学校各部门、人群等建立服务联结机制,在日常活动中发挥引导服务功能。最后他基于长期调研和观察发出倡议:作为青年学生要少发圈、少闲逛、少刷抖音,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以达到出成果、有进步的效果。

教育学部“美丽教师”教育文化节迎来第十七个芳华,经过十七年的沉淀,她成为了学部师生教育成长的文化盛会,独具师范特色和时代新意。而研究生团支部、教工团支部的活力建设提升,为文化育人、学科育人添砖加瓦,在助推学部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发挥应有之义。        

(文/陈燕勇、廖月婷、康海洋        图/吕龙生、左婷婷)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欧阳修俊博士、学校2019年十佳青年、学部教师代表寄语讲话

研究生团支部主要工作及特色展示

团支部建设研讨现场

研究生主题朗诵

大会合影  

地址:中国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773-5848086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 (桂ICP备05000954号) 教育学部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