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 (田家炳教育书院)

【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四十七讲:科学与人文之间:经世致用的民族心理学之路

发布时间:2024-06-24  浏览次数:978

2024年5月12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心理学会协办的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四十七期顺利在线举办。兰州大学李静教授作了题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经世致用的民族心理学之路》的专题报告。本场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保瑞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中,李静教授围绕自己的求学之路、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民族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学科范式的思考等开展本次讲座。

图一 兰州大学李静教授

在讲座开始,李静教授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和问道之旅。她提到,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草原生活经历对她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兰州大学攻读民族学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杨建新教授的建议下,她最终选择民族心理学作为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从此走上了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道路。随后,李静教授结合自己对于心理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及其争论的深入思考,开始了自己的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并将经世致用作为研究民族心理学的目的追求。

民族心理始终是李静教授研究的核心议题。她不仅探讨了社会变迁对民族心理适应的影响,还深入分析了多元认同的构建过程,研究主题从民族心理到宗教心理,再到民族的幸福感,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等。通过对牧民到农民心境模式变迁的研究以及对新疆南疆城市化发展进行心理人类学分析,建构了民族心理适应的内外部机制,提出了牧民情感适应的AREA模型,深入探讨了民族内部和民族间认同的发生过程。在新疆的调研中,李静教授提出了一个包含内驱力、知、情、意、行在内的民族交往五元素模型,这五个元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民族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只要经过持续而广泛的接触,不同民族之间能够形成共生环境认同、需要认同、生活空间认同和文化认同。在跨文化研究中,李静教授发现物质条件需求对于不同民族的幸福感均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影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面,李静教授构建了基于共同认知、共同情感、共同思维、共同记忆、共同培育的“五共”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框架,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李静教授还讲述了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等民族心理研究的五种范式及其在民族心理研究中的应用。本体论关注学科目标,旨在为民族心理研究建立学科范式;知识论关注本土目标,主张从实际出发开展研究;方法论关注工具目标,强调研究的在场性;实践论关注行动目标,主张立足国情、树立民族平等观念,从历史出发,关注现实;价值论关注社会目标,包括消除历史上的民族不平等、压迫造成的心理遗存等。

图二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保瑞教授

讲座最后,主持人常保瑞教授从李静教授丰富的学术经历出发,提出了两点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第一,既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又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李静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将民族学和心理学的精髓进行巧妙结合,为理解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展现了其独特的理论魅力;第二,李静教授注重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从李静教授身上,我们意识到作为学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还要具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心态,始终秉持对学术的敬畏与热爱,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挑战自我,为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覃永婷 审核/余益兵

地址:中国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773-5848086

Copyright © 广西师范大学 (桂ICP备05000954号) 教育学部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