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上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国家教师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为教育学部2021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作专题讲座《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新教学》。讲座在线上举行,教育学部其他研究生与教师近一百人参与听讲。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事件。崔允漷教授从三方面解读了新课标背景下教学实践改革的核心理念。
其一,新课标有哪些突破?课程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是新课标主要的两点突破。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其二,新教学“新”在哪里?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教学要体现四个特点: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素养导向的新教学重视知识点的整体联结,促使教学设计由单一知识点向“大单元”迈进。学科实践强调学生应采用学科的方法去学习理解学科的知识。综合学习以学科内知识整合、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实践路向。
其三,新评价“新”在哪里?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教育评价要聚焦真实情境问题解决。应重建纸笔考试的试题属性,创设真实任务;坚持素养导向,推进表现评价;同时探索技术支持的过程评价,以突破传统评价方式带来“高分低能”“有分无德”的困窘。
在互动交流环节,研究生们就“如何理解与构建学业质量体系”“表现性评价如何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新的教学文化”等问题向崔教授请教,崔教授一一予以解答。
最后,教育学部蒋士会教授为讲座作总结。蒋教授表示,崔允漷教授的讲座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前沿热点问题,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崔教授的讲授同时也为如何开展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提供了四点启示:其一是指明了研究取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必须直面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真实问题;其二是研究选题应关涉具体、深层的问题,不停留于粗放的宏大叙事;其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取向,强调案例研究、田野研究的重要意义;其四是研究思维的创新,创新并不局限于发掘无人涉足的未知领域,也体现在对经典问题重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崔允漷教授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课程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听讲师生深受教益。
崔允漷教授做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