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二十八讲——舒华教授作题为《始于好奇心 受益于坚持——回顾儿童阅读发展研究历程》的专题报告

时间:2023-06-07浏览:5742

2023年6月3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心理学会协办的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二十八讲顺利在线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作了题为《始于好奇心 受益于坚持——回顾儿童阅读发展研究历程》的专题报告。本场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韦义平教授主持。

舒华教授从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研究主要方向、教学主要方向和社会工作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四十年的学术生涯。

图1 舒华教授作报告

舒华教授出生于1953年,于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83年到198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张厚粲先生,1989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博士研究生。作为中美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舒华教授曾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学习,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舒华教授的博士论文《在自然阅读中伴随学习词汇意义:中美儿童比较研究》获得1992-1993年度国际阅读学会杰出博士论文奖,该奖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颁奖10人,这是中国博士生第一次获奖。1997年舒华教授、彭聃龄教授和陈煊之教授共同出版了《汉语认知研究》。2004年舒华教授、彭聃龄教授和周晓林教授的《汉语认知加工及其脑机制》项目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舒华教授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英文论文250余篇,引用次数超过12000次。舒华教授于2014年至2022年连续入选心理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

在研究主要方向方面,舒华教授将其研究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从1989年开始,通过课本分析、儿童汉字学习的实验、计算机模拟主要探讨了汉字学习中的统计学规律,特别关注汉语学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首次揭示了汉字形声字的表音表义规则性,发现随着字频的降低,汉字形声字的表音和表义规则性增强。表音规则性随频率增强的特点与英语是类似的,而汉字表义规则性比表音规则性更高,这与英语是不同的。文章在《Child Development》上发表,文章中很多概念、分析方法都是首次提出的,目前已经引用近500次。“计算机模拟研究-自组织模型”这项工作从计算机汉语表征的建立、模拟结果都在国际上引起反响,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4届认知科学大会获得Marr Prize提名奖。第二阶段从1997年开始,通过家长和教师问卷、个案研究和大样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声调范畴性知觉缺陷是阅读障碍语音缺陷的底层机制,是汉语特殊的。形-音连接缺陷与障碍儿童快速命名缺陷有关,是各种语言中普遍的。第三阶段从2001年开始,该阶段研究的是阅读发展轨迹及早期预测。通过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描绘了汉语儿童从学前到学龄的口语词汇和汉字识别发展轨迹,及影响发展轨迹的认知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第四阶段从2008年开始,该阶段聚焦阅读障碍的病因学基础。探讨了基因-脑和阅读的关系,通过白质纤维追踪的方法发现,正常儿童和有阅读障碍的儿童的白质纤维的差距主要是在左脑上。第五阶段从2017年开始,推进阅读障碍的诊断和干预工作。2016年,舒华教授和李虹教授对首部关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故事片《五彩缤纷》中阅读障碍的科学概念做了专业指导。2017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深圳儿童医院与舒华教授等人合作,开始尝试在医院实验对阅读障碍儿童进行诊断,经过5年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由全国20多家医院、高校和研究所包含舒华教授在内的30多位专家协作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诊断与干预的专家意见”于2023年初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发表。

在教学主要方向方面,舒华教授曾讲授过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后来专注于本科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生的“高级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课的教学。出版的教材包括《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实验心理学纲要》《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PSS使用指导》。舒华教授热爱教学,多次在教学领域上获奖,如曾两次获北师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本科教学“十佳教师”等。

在社会工作方面,舒华教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心理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等多个国际期刊的杂志编委。

在四十年的学术生涯中,舒华教授在自身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创新,在儿童阅读发展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认为,要想做好科学研究,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好奇心和兴趣,这是科研的源动力。二是要关注时代的变化,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要不断地拓宽和加深科学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深度。三是要长期坚持,不因艰难而沮丧和放弃。

在讲堂的总结部分,主持人韦义平教授总结道,舒华教授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学科,对人类语言认知的基本加工过程及脑机制、儿童语言阅读发展及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成为了国内外很有影响力的知名心理学家。舒华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范曾先生也说过:好奇心是科学之母。针对科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中外科学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舒华教授成功的重要原因。科学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科学还可以满足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本身就是目的,荀子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了坚持的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初,舒华教授始终将自己的目标聚焦于阅读心理,长期不懈,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终有成就。让我们发扬她充满好奇心和坚持的优秀品格,在心理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奋力前进,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

图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韦义平教授主持

 

文/李莹 王梓宁

审核/张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