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心理学会协办的“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三十九讲顺利在线举办。河北师范大学鲁忠义教授作了题为《学术成长路上的老师和学生们——语言认知和具身隐喻研究感悟》的专题报告。本场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保瑞教授主持。
图1 鲁忠义教授分享报告
鲁忠义教授从学术成长之路、研究概略等方面来分享报告内容。
回顾学术成长之路,鲁教授在初中班主任张京锁老师的陪伴和帮助下,把握机会,成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学给了鲁教授扎实而系统的知识,为鲁教授的学术成长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其中,汤润千老师的“大吞吐”量读书法好处颇多,刘永瑞老师敏锐的观察力和独辟蹊径的治学精神影响深远,李树青老师重视人才,大力举荐,使得鲁教授读完大二便决定留校任教。1982年,鲁教授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进修,随同82级同学,听了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张厚粲先生的《认知心理学》讲座。1986年,鲁教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彭聃龄老师,研究认知心理学,主攻语言认知。彭老师高尚的学术理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品质和宽厚的为人一直影响着鲁教授。鲁教授也与他的学生们建立了一个充满友爱的、和谐的、积极上进的合作团队,他对学生怀有一颗热爱之心: 爱无类、爱无期、爱无求。
鲁教授把研究概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86年—1996年,他选择了大的语言单位——语篇的阅读理解进行研究,在《心理学报》《外语与教学》发表论文4篇。第二部分是1996年至今,研究具身认知理论和知觉符号理论背景下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更新,以及工作记忆在其中的作用,完成了《语篇阅读的推理机制研究》和《工作记忆与语篇认知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在《心理学报》和《外语与教学》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14篇。第三部分是对否定加工的研究,从2003年开始,鲁教授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体验认知背景下汉语否定句理解的心理模拟研究》这一国家社科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第四部分也是本次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近十年关于道德概念具身隐喻的研究上,鲁教授以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为例,展开了详细的介绍。鲁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证明了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真实性。首次对卷入欺负行为儿童和青少年犯罪者的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发现认知因素对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以仁义道德概念为例》,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篇。
最后,常保瑞教授对鲁忠义教授的分享进行总结,从三个方面梳理鲁老师的学术人生。第一,鲁忠义教授是我国语篇认知研究的主要探索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语篇认知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鲁忠义教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推动者,他笔耕不辍,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方面都做出了表率。第三,鲁忠义教授是疫情背景下大众心理健康的守护者,鲁教授带领团队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的心理保驾护航,为全民共同抗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纵观鲁教授40余年的学术历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敢于创新;第二,关注实践;第三,关注社会。鲁教授用严谨专注的态度对待科研,十年如一日,不断在自己耕耘的领域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图2 广西师范大学常保瑞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