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第三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在广西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2021821日至22日,第三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在广西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协办,论坛主题为“创新•变革•发展——课程改革二十年的回顾与未来想象”,分设“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探索”“教材建设与教师发展”“促进学习的课程实施与评价”“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4个分论坛。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开展。本次大会共有32所学校,800余位学者参与此次论坛。

1 论坛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学部部长孙杰远教授致欢迎辞,他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剖析了此次论坛的深远意义,同时对青年学者给予极大期望。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廷凯教授致辞,表示“课程与教学概念的重构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对概念澄清、概念创生是青年学者的职责;课程与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就是紧随时代要求与脉搏,主动适应技术革命,丰富与发展课程理论的必由之路。”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叶蓓蓓教授主持。

2孙杰远教授致欢迎辞

3 张廷凯教授致开幕辞

本届论坛的特邀嘉宾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新兴德育神经科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课程改革的回望与想象”的特邀嘉宾报告。黄甫全教授从“新唯物主义、神经存在主义、智能代理主体实在论、神经认识论”四个方面阐释了新兴德育神经科学的基础,并以具体“AI教师教学”的样例,为未来课程与教学提供新视野、新突破、新思路。杨小微教授从斯宾塞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出发,到阿普尔之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再到自己提出“怎样获得知识最有价值”为纵轴,回望了课程史的发展并从历史中发现“现代”。


图 4 黄甫全教授报告               图 5 杨小微教授报告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曾文婕教授探讨了教师评估素养的缘起、三大取向与提升策略。华东师范大学雷浩副教授,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数字工具支持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刘翠航通过系统回顾2012年至今统编三科教材建设的历程,分享了统编三科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教材建设经验。西南大学赵鑫教授总结回顾了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的20年并提出展望。东北师范大学魏薇副教授分享了思政课一体化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模式探索。

图 6 大会主旨报告(曾文婕教授、雷浩教授、刘翠航副编审、赵鑫教授、魏薇副教授)

821日下午,46名青年学者分布在4个分论坛,从多角度、多方面分别交流和分享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探索”“教材建设与教师发展”“促进学习的课程实施与评价”“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相关的学术成果。

82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河南大学肖磊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叶蓓蓓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教材分析:二十年的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效能现状及其对高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乡村教授跨文化能力的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的大会主旨报告。

图 7 大会主旨报告(肖磊副教授、宋萑教授、叶蓓蓓教授)

深圳大学靳玉乐教授在听取了4个分论坛代表的总结发言后,以课程的创新、变革、发展三个关键词,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牢牢把握住了课程论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二十年,是课程论走向显学之路,在未来的教育发展和变革中,课程论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靳玉乐教授肯定了80后学者的学术视野,对各分论坛的深刻总结大加赞赏,同时也期待80后为课程发展贡献力量。

8  靳玉乐教授大会总结

论坛闭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茂庆教授主持。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王本陆教授代表教学论委员会从两个层面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感受。一是对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认识。过去20年,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发展阶段,当前应该是从大到强的阶段。本阶段广大学者应该思考课程要如何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如何服务于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二是过去40年课程论学科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概括为“顶天立地、求德崇善、知行合一、教书育人”十六个字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专业会议关注青年学者的成长,应将这种学术传统发扬光大,而本次会议正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并给广大青年学者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鼓励青年学者要保持学术的勇气和锐气,成为学科生力军,向前开拓学术疆域;另一方面,殷切希望课程论的青年学者们要保持和谐友爱的氛围,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和支持,为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学部部长孙杰远教授指出本次学术论坛意义重大,论坛主题切中国家诉求,当代教育变革的核心聚焦于课程与教学,无论怎样的浪潮,都将围绕课程与教学展开。影响深远,会议中围绕课程与教学的56场报告,涉及到了课程与教学的各个领域,形成未来研究的问题域,参会、听会的成员涵盖了一流大学和学术阵地,在青年学者之间形成巨大集群效应,为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未来可期,本次会议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推动,带来美好前景,对青年学者成长带来推动,对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产生直接影响。期待会议影响持续渗透和放大,回报前辈和一代代学者的鼓励和期许。

第四届论坛承办方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陈霜叶教授发言,在半天的会议总结中,被“传承”一词所打动。感动于学术大家们给青年学者的机会,也感念学术前辈对青年学者的关怀和真诚的提醒。陈教授还对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对本次会议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认为本次会议从规范、美感到各个分论坛的总结等诸多细节,体现了团队强大的系统组织能力。作为第四次论坛承办方,陈教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表态,将以三个“求”作为会议承办目标:求深、求实、求新,与青年学者一道继续推动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

至此,第三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圆满闭幕!

图 9 闭幕式讲话(王本陆教授、孙杰远教授、陈霜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