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学术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召开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学术年会日前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及理论创新”,旨在探讨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论创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会议包含5场“特邀嘉宾报告”,8场“大会主旨报告”和60场分论坛主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在致辞中指出,高质量教育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评价。在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时,首先要坚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分类、多样和有针对性的评价,有效发挥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其次,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四个向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四个向度。最后,彰显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中国特色。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孙杰远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年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立题深远,选题十分重要,将会产生广泛影响;二是大咖云集,本届年会专家阵容豪华,预示中国教育研究的未来;第三是场域强劲,本次年会产生特有的场域文化,将更有利于中青年文化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是留下深刻要论的学术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资深教授谢维和做了“结果评价及其改进思路”的特邀报告。他指出,结果评价改革需要思考如何协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与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协调评价的阶段性与个体成长的连续性。结果评价改革要解放思想,以多样化结果评价学生,教师应在阅读、写作、数学等学习活动中为不同类型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空间。优化作业与试题设计,以多样化作业与试题设计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研究》总编邓友超做了“教育评价改革的一致性建构”为题的特邀报告,他指出,在中国语境下,教育评价是个综合概念,包括考试、评估、检查、检测等丰富内涵。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教育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脉络,可发现重大教育改革必然唤起评价意识,重大的教育改革必然呼唤教育评价改革。遵循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叙事逻辑,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关注一致性建构,一是建构教育评价与教育方针的一致性,二是建构教育评价与教育标准的一致性,三是建构教育评价与其他教育改革的一致性,四是建构教育评价与教育主体诉求的一致性。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建军指出,当前教育评价仍是一个世界难题,评价是从测量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第一代的测量考试到第四代的建构性评价,对于如何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考究。本次年会各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有助于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推动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地生根,对扭转不科学评价方式有重要作用。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特约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参加本次会议,线上参与人数达4.3万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