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二十四讲——张大均教授作了题为《求真务实、开拓探新,中国人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眸》的专题报告

2023年4月24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心理学会协办的“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二十四讲顺利在线举办。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作了题为《求真务实、开拓探新——中国人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眸》的专题报告。本场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张姝玥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张大均教授围绕心理素质研究的背景与历程、心理素质的理论内涵与结构、心理素质的测量与工具研发、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功能研究、心理素质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与应用,以及心理素质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等六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

图1 张大均教授作专题报告

在谈及为什么要开展心理素质研究时,张大均教授提到“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在中国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启航阶段,主要是心理素质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探索;二是奠基阶段,主要是心理素质的界定、结构以及测量等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三是深化阶段,对心理素质的理论完善,心理素质形成、发展、功能作用等研究的深入开展。张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秉持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并服务于现实需要的理念,开创了中国人(儿童青少年为主)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

在心理素质的理论内涵与结构中,张大均教授的相关研究和完善也经过了三个阶段,分别为早期理论探索和实证考察、内隐特征与功能的表述完善和自组织功能及其与发展关系的表述完善。

在心理素质的测量与工具研发方面,张大均教授及其团队辛苦钻研,多次修订和简化涵盖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人和职业等一系列心理素质测评,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测量工具并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认可。

关于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功能研究,张大均带领团队开展了系列追踪研究、fMRI研究和双生子研究。通过追踪研究解释因果关系,借助fMRI研究了解情绪信息加工时脑活动情况,双生子研究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心理素质与个体先天遗传基因存在的关联性。张大均教授还发现,个体随着年级的升高,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在不断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学术影响与应用方面,据初步统计,张大均教授团队发表与心理素质直接相关的期刊论文总数达150余篇,其中外文SCI/SSCI收录论文有30余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30余部,且编制出各阶段的教育教材和测试系统软件。在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学术影响排名前十位中,其团队成员所占名额过半,斩获国内多个奖项,团队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接受与认可。展望未来,张大均教授希望能够在方法上加强实验研究与追踪研究,在内容上加强心理素质形成机制的探索与研究,打通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素质测评缺乏连续性的不足并弥补应用推广方面上的短板。

在报告总结环节,主持人对张大均教授的报告进行总结。第一,张大均教授及其团队响应“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心理素质这一本土化研究领域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人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张大均教授在心理素质领域研究之全面和精深,堪称国内第一人。仅心理素质的概念,张大均教授就用时二十多年对其修改完善。此外,张大均教授的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关于心理测评的量表,为心理素质的科学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张大均教授对心理素质的研究践行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使命。张大均教授30年如一日的研究实践,以实际行动响应和坚持中国心理学研究本土化、中国化的学科发展要求。张大均教授硕果累累的学术人生,为每一位年轻学者树立了榜样;先生虚怀若谷、质朴诚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年轻人!

图2 广西师范大学张姝玥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