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三十四讲——陈会昌教授作题为《对儿童气质发展的追踪研究(1995-2023)》的专题报告

 2023年7月23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心理学会协办的“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三十四讲顺利在线举办。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作了题为《对儿童气质发展的追踪研究(1995-2023)》的专题报告。本场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积家教授主持。

 陈会昌教授的报告首先介绍了气质研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分享了自己长达28年的儿童气质发展的追踪研究及成果。

 图1 陈会昌教授作报告

 陈会昌教授首先介绍了气质研究的发展,在前科学阶段,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气质、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内容。放眼世界,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及其相关流派提出了多种气质理论,为后来的心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陈会昌教授提到,科学心理学的气质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神经活动类型说、九维度三类型说、以系统观察为标志的理论。陈会昌教授追随以系统观察为标志的理论开展了他长达28年的儿童气质发展的追踪研究。

 接着,陈会昌教授展开介绍了自己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陈欣银教授合作开展的长达28年的儿童气质追踪研究。该研究选取北京与加拿大的408名儿童开展追踪研究,探究儿童气质与社会行为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维度、遗传和环境的作用。陈会昌教授特别介绍了他们实验室使用隐藏摄像头进行的自然观察法,这种研究方法在当时的国际上都非常罕见。此外,陈会昌教授举例介绍了该研究的量化处理方案,包括录像资料的编码与实验室观察的编码,这些方案都体现出了该研究的难度与严谨性。陈会昌教授选取研究的相关图片直观地展现了研究过程,展示了研究对象在不同年龄阶段对某些特定情境产生的行为变化,并解释了实验过程中的研究设计构思。

 最后,陈会昌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在对儿童气质发展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儿童气质与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陈会昌教授及其学生多年潜心于儿童气质结构的研究,最终提出儿童气质结构的三个维度:自我控制、主动性、情绪和情感,这三个维度可以预测儿童未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通过对儿童气质发展的追踪研究,陈会昌教授在SSCI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篇,CSSCI刊物发表论文90篇,并且指导博士学位论文8篇,硕士学位论文28篇。另外,陈会昌教授出版的教材包括《道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忧思》《儿童的想象与幻想》等,主要译著包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从0岁到青少年》《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从青年到老年》等。

 在讲座的总结部分,主持人张积家教授总结道,陈会昌教授对中国发展心理学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张积家教授指出,先生是中国品德心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学科的带头人,中国认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推动者,以及中国亲子关系心理学的开创者、奠基者,特别是先生对儿童气质的追踪研究结果在我国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纵观先生的学术经历,先生的成功得利于以下几点:第一,目标明确,心无旁骛。第二,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第三,关注时代,关注教育,回应社会和教育的需求。第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纵向研究是学科的王冠,它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被试流失大,失败风险多,因而它最能够考验一个学者的耐心和价值观。而这一研究却能持续28年,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成果,这些特点是先生成功的关键,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图2 广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积家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