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首届广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10月12-14日,第十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10月13-14日首届广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研讨会在桂林召开。第十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由“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组委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承办。首届广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研讨会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两个会议均由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桂林市卓然学校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中小学的学者、教师等共计280余人出席会议。第十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主题为“时代•精神•文化境遇中的班主任” ,与会代表们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报告、分会场展示等形式,就班主任的文化境遇与角色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班主任工作挑战与前瞻、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及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在会议开幕式上,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变革的路径、教育强国的关键。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强国的关键,能否培养优秀人才,能否产生科技意识、科技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班主任观念、班主任能力、班主任工作。深入开展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格外重要,必定为教育强国建设产生伟大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致辞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旷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班主任工作面临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众多工作角色给班主任带来了新的挑战;二是城乡差异给班主任带来了新的挑战;三是信息技术时代,给班主任带来了新的局面。探讨如何让班主任赋能正确价值引领者、自我赋能的学习者和立德树人的协同者意义重大。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旷乾教授致辞

随后,“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发起人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在致辞中感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感谢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他认为时隔三年线下相聚的感觉、新老朋友相聚的欣喜,以及共同投入中国班主任研究的精神,会在今天、明天乃至未来得到不断的延续和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致辞

第十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13日全天的日程精彩纷呈,13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中,学者们深入研讨了班主任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檀传宝教授作了题为《发展范式的转型——新时代中国与中国教育应有的变革》的报告。他指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教育需求类型升级和社会人口结构变化两方面的挑战,中国教育只能顺应历史大势,努力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范式的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向阳教授作了题为《小跟班是如何成长为接班人的?——童年人类学家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社会群体的特性,然后结合多个案例分析,提出了儿童逐渐获得成人身份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班主任需要与学生一起形成实践共同体。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熊华生教授作了题为《班级教育:班级管理与育人的合一》的报告。他阐述了班级管理向班级育人合一的内涵,通过厘清管理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指出班级管理要向班级育人合一、班级育人向班级管理合一。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卢旭副教授作了题为《班级德育:定位、价值与特点》的报告。他分享了班级德育的定位和价值,并指出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构件”,学校德育正是由具体班级德育组织、关联、构成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聪教授作了题为《“忙”的行动哲学——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强度审思》的报告。他通过大规模抽样调查,发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强度的基本现实样态,并从协同共治、控制工作强度来源、关注健康、关注工作强度危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李牧川副教授作了题为《“生命自觉”:班级教育的价值归宿与实践路向》的报告。他指出当代班级教育亟需在班级生活中赋予学生三种生命承认,在班级境遇中进行生命史的融合与创生,在班级教育中唤醒与显现生命真我从而培养个体“生命自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叶蓓蓓教授作了题为《乡村班主任的文化境遇与角色定位》的报告。她指出乡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家校合作及学生管理中正面临着多元互动的文化境遇,乡村班主任应精准定位自身角色,坚守育人初心,立足学生本位,搭建育人桥梁,才能行稳致远地助推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上半场主旨报告由班主任杂志社社长、主编赵福江主持。

上半场主旨报告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杨小微教授作了题为《守望童年:班主任的新时代责任》的报告。他指出班主任应永葆童心,“我从未长大,也从未停止过成长”。班主任要明确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两方面的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永久教授作了题为《绅士与淑女的品格问题:班级共同体中的集体道德实践》的报告。他提出针对班级共同体中的集体道德实践问题,教师们应该明确真正让学生陷入困境的,恰恰是对于建立一个同心同德的共同体的执着。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谢翌教授作了题为《从“班主任”到“班主人”:基于育人理念的本班文化领导》的报告。他指出教育的育人愿景是让每个个体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于班主任而言,需将本身的角色从领导回归本位,完成师门到学门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完成真的文化落实,共同从“班级”走向“班集体”。

班主任杂志社赵福江主编围绕《课程是班主任研修变革与创新的关键》的主题做了报告。他分享了关于班主任研修课程的变革与创新的关键以及班主任研修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部张鲁川研究员的汇报围绕《从祛魅到返魅:重建班级伦理共同体》的主题展开。他在报告中叙述了“班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性,并指出我们不能停留在“致用”的层面,而是需要从根本上重建班级伦理,从更多哲学角度思考班主任在带班理念和举措方面要进行的改变。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作了题为《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班主任的合作中助力教育学的当代发展》的报告。他指出中国班主任这一伟大群体有着充分的研究可能性,在尊重班主任研究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呼吁大家走进班主任群体,促进高校教师与中小学班主任的交流与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孙杰远教授作了题为《教育强国的实践逻辑》的报告,他从国家对教育强国的诉求和社会主义本质,结合学界对教育强国的讨论,从指向人的发展实践、指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指向科技创新的实践、指向社会统合的实践四个实践逻辑角度出发,介绍了教育对国家强盛产生的作用。

下半场主旨报告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熊华生教授主持。

下半场主旨报告

10月13日下午,与会代表们在各个分论坛中,围绕“班主任的文化境遇与角色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班主任工作挑战与前瞻”“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及培训”的三个分论坛主题,进行学术汇报与交流,深入研讨了相关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分论坛一:班主任的文化境遇与角色构建

分论坛二:人工智能时代班主任工作挑战与前瞻

分论坛三: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及培训

10月14日上午,首届广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研讨会在第十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的专业支撑下顺利开展,与会代表们围绕“主题班会”“带班方略与育人故事”两大主题,进行班主任工作实践展示与交流。 

分会场一:主题班会

分会场二:带班方略与育人故事

闭幕式于10月14日上午举行。首先,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有高远的学术追求和情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即为班级教育和班主任群体的建设。

在会议代表自由发言环节,广西灵山县那隆镇龙窟小学校长黄国窍、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谢德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成传春等参会代表发表感言,对本次“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会议的开展表达了感谢。

 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牧川副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叶蓓蓓教授致闭幕辞

华中科技大学李牧川副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总结到,本次会议是一座连心桥,联系着我们的成长之心,还是一面聚焦镜,聚焦班主任的研究和聚焦学生成长,并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效。

最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叶蓓蓓教授在闭幕式上祝贺本次会议完成所有论题,达成了班主任研究的基本的共识。她由衷地感谢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交流分享了不同的教育案例。

班主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骨干力量。专家学者们深刻探讨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境遇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肯定班主任工作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成效,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路径,共享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经验与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