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第二届文化与共生教育国际会议风采

20211016日至17日,第二届文化与共生教育国际会议暨欧盟伊拉斯谟加LEAD2项目研讨会在广西桂林举行,本次大会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欧盟伊拉斯谟加LEAD2项目组承办,民族教育研究杂志协办。会议围绕“当代文化转型与教育应对”主题,从不同视角展开讨论,旨在共享世界格局变革、信息化浪潮、疫情影响等背景下文化转型与教育应对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全球范围相关领域研究共同体,持续推动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教授主持。

大会开幕式上,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邓军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队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背景,立足民族地区教育现实,探求文化与共生教育理论原创;多年来将理论与实践交互,设计组织“文化与共生教育国际会议”;会议突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振教育服务与辐射。并表示本次大会的举办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能够推进教育学者的共生共进,汇聚成中国文化与共生创新研究的不竭动力和思维源泉。

邓军教授致开幕词

大会副主席、云南师范大学王鉴教授致辞。他认为文化与共生教育理论超越了多元文化教育,对探索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欧盟伊拉斯谟加LEAD2项目负责人朱畅教授致辞,她指出高校在知识创造、引领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达了项目组对此次会议的支持及愿景。并提出LEAD2项目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构建合作网络与平台,希望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朱畅教授致辞

主旨报告中,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副校长乔•阿马罗•德马托斯教授认为,当前大家需要深入了解学术领导力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线交流机制有效解决问题。

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

乔•阿马罗•德马托斯副校长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京天副院长将这个时代定义为 “脆弱时代”,而个人的慈悲之心和智慧水平是解决 “脆弱时代”的办法。大学是文化的高地、是理性的高地,若想促进疫情之后的国际间大学交流,文化理解、民心相通、大学之间建立深度交流的机制至关重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京天副院长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郭世宝认为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正处于十字路口,若要改变当前形势,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教导疫情之下对反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认识并作出行动计划。同时针对这种情况,学生、教师、行政者、社区需要作出更深层次、更系统的改变。

卡尔加里大学郭世宝教授

文化与共生教育理论倡导者、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以文字溯源提出“共生”之本为平等、人本,旨在共同发展。提倡自然物化环境与人的精神生长融为一体。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承载需要共生教育,教育的发展不能急切地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久效益。

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探讨了科研生态系统和知识生产模式,他认为在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下,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在知识生产模式变迁过程中,知识、社会、大学、学科等之间的边界逐渐趋于融合,从而为科研创新不断拓展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

大会副主席、云南师范大学王鉴教授指出传统的耕读教育正面临许多问题,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把握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的特点。其次要加强乡村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最后也要重建乡村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育人的机制。

云南师范大学王鉴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共生教育的内涵是与自然共生、与文化共生,这是一种价值观;基于现代社会,智能时代的共生教育会给我们社会带来新的文化、新的关系、新的视角和新的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以“共生教育”的研究趋热作为切入点,针对自然“共生”和文化“共生”提出了两大问题,指出了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理念与路径以及共生教育在共生哲学、人际、伦理、情怀、价值等方面的应用。

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认为信任是教育关系存在的基础,儿童的信任需要长时期、面对面,更需要一种稳定的教育关系。教育要以人伦为本,使人始终身在历史和社会的、动态的、动力的现场。只有基于信任,教育才会发生,才会形成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谈到当今社会教育含义的抽象化、机械化以及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使得教育理论背离了真实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具有草根性,要回归实践,要用探究的心去回归生活,要回到教育的原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在教育实践中的完美统一。

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

大会主席、文化与共生教育国际会议发起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教授作为文化与共生教育理论倡导者,在《教育研究》发表“论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等系列论文。其主旨报告“文化基因与共生教育”中指出,处在文化转型的时代,共生哲学、共生文化及其支持下的共生教育必将发挥重要的统驭功能。共生教育将在文化转型的时代更新,重组共生教育文化基因,寻求与建构共生教育多样新颖的文化染色体,实现共生教育文化结构的新时代转型。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学部部长孙杰远教授

分论坛于16日下午举行,共7场专题报告和34场主题发言,涵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共生教育支持;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的生态建构;学校治理模式及其共生教育机制;欧盟伊拉斯谟加LEDA2 项目研讨会专场——当代文化转型与大学学会领导力发展。

分论坛嘉宾剪影

    维也纳大学苏珊娜•魏哲林教授呼吁在新冠病毒持续大流行期间,世界需要重视危机管理的重要工具——自上而下的管理、危机管理的解决方案——参与式管理。


维也纳大学 教授SusanneWeigelin-Schwiedrzik

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围绕减负政策实践的困难;从绩优主义到家长主义:二代崛起;教育阶梯的陷阱:向上流动以及从“人上人”到“人中人”:重回学校,把秩序带回来,四个方面展开“双减”政策后教育功能审视的相关论述。

北京大学 刘云杉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张积家教授从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人的文化倾向影响,以实证研究方式得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受地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影响,而非种族遗传的结果。并提出生态环境决定生产方式;人文环境决定人际交往方式;二者共同影响人的文化倾向性。

广西师范大学张积家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储祖望教授以中国地质大学转型发展的战略变革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大学变革理论的研究现状,展示了新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战略变革模型,并阐释了中国地质大学转型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地质大学储祖望教授

新疆师范大学赵建梅教授从新疆高等教育文化共生现状;高层位文化的本质特点及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对“从共生到交融:文化润疆视域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进行相关阐述。

新疆师范大学赵建梅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李长吉教授从地方性知识的涵义;教育学意义上地方性知识的性质;教育学坚守地方性知识立场的意义、认知责任、教化责任和行动方略,论述了“地方性:教育学应坚守的知识立场”。

云南师范大学李长吉教授

《民族教育研究》副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海路副教授,提出“文化共生”问题;论述“文化共生”视域下中华文化生成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文化共生”视域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民族教育研究》副主编海路

中央民族大学常永才教授从背景、聚焦问题、根源原因、特别视角、展望五方面,论述“人本主义”到“天人共生”——试论人类学对西方人类中心观的克服。

中央民族大学常永才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张善鑫教授认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路径主要包括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及深入推进统编教材两个方面,并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西北师范大学张善鑫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探寻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机制,应在共治与共享中迈向善治与共生,从四个维度进行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学理探究,并指出了现实的和可能共生路径与状态。

广西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

大会闭幕式于17日召开,由大会副主席、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杨茂庆教授主持。大会副主席、欧盟伊拉斯谟加LEAD2项目负责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朱畅教授;大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分别致辞。最后,大会主席、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学部部长孙杰远教授致闭幕辞,他指出共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核心,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队多年的“文化与共生教育"研究与实践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并希冀建立更广泛的研究合作,将这一深邃主题赓续、推广,相信本次大会必将推动今后文化与共生教育的系统研究与进展。

闭幕式照片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