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开展第二十一期学术沙龙

发表于 2023-05-20

2018年12月10日晚7点30分,本研究所第二十期学术沙龙活动在八号楼301会议室准时召开。本次会议由研究所成员方凯茵主持,会议主题为“行动研究工作坊体验感悟与反思”。硕士生导师杜宜展和余益兵二位老师以及研究所在校成员也一同参与了本次沙龙活动。

在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中,首先由研一研二五位在校生分别报告了行动研究的学习感悟和参加工作坊后的反思。同学们认为行动研究强调倾听,并将听到的内容如实的反映给讲述者,成为讲述者觉察自己情绪的一面“镜子”。其中“两人四水流”形象的说明了行动研究的入门级操作,其含义可解释为:每个人的意识都包含“内流”(内隐的意识)和“外流”(外显的意识)两个部分,当在两个人的对话情境中,就会出现四个“流”。由于人们往往难以察觉自己的“内流”,所以在对话环境中,通过另一方对自己叙述内容的反映,达到“觉己”“觉他”“觉环境”的状态。

其次,将行动研究放入到教育学领域中,大家又学习到了“做中学”和“错中学”。所谓“做中学”,就是在行动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所谓“错中学”就是人在行动中必然会出错,所以要学会不断地核对与纠错才能进步,不能认为不做就不错,因为不做是最大的错。

最后,二位导师对本次会议各位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了总结与点评。余益兵老师提出,在“两人四水流”行动研究过程中,由于每个人表达能力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词语丰富程度不同,内写能力就会有所不同,作为反映对话者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尽可能理解叙说者真实想要表达的内容,学会共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随后杜宜展老师提出行动研究适用于扎根基层的工作者进行质性研究和田野调查,但同时其目的与结果均不明确,即不同研究领域有其各自的规则,所以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流派时,要秉持尊重、批判和反思的理念。

此次沙龙活动历时2.5个小时,在热烈的讨论声中,会议落下帷幕。此次学术沙龙让每一位同学都从中获益,尤其是老师的指导性意见激发了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对于行动研究的讨论与学习也拓展了本研究所对于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新思路,将行动研究用于“e路相伴”留守儿童远程一对一辅导这一过程中,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困惑。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依然会不忘初心,以专业化的精神关爱留守儿童。


编辑:栾希桐

审核:方凯茵

拍摄:栾希桐

 

版权所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偏乡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计划课题组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路1号 邮编: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