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开展第二十三期学术沙龙

发表于 2023-05-20

2019年11月3日,研究所第23期学术沙龙于东区田径场8号楼301研修室召开。本次沙龙围绕近期研究进展进行汇报,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余益兵教授为七位在读研究生和五位本科生进行现场指导,回答同学们的疑惑并进行点评。

首先,由研一的陈晨同学对服务性学习进行文献汇报,介绍了服务性学习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教育价值,使大家服务性学习独有的优势和研究前景,为下一步研制开发基于大学生服务性学习的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实践模式提供借鉴。

随后,由研一柳跃跃同学做了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社会地位评定的效度研究的设想。所谓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指的是个体所知觉到的在社会等级中所处的位置。Easterlin悖论提示,相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留守儿童感知到的主观社会地位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大。提升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社会地位,可望为推动教育扶贫阻断留守儿童社会阶层代际传递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鉴于主观社会阶层的测量方法还存在不确定性,其内在心理加工机制还缺乏研究,建立主观社会阶层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是开展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方法学问题之一。柳跃跃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提出使用出声思维方法来考查人们在进行SSS判定时产生的心理过程。

    

研二的方凯茵同学关注学生校园社会地位的理论结构与测量指标,对以往研究中关于儿童社会地位的构成要素、评价方法及其对儿童发展结果的影响进行综述,提出未来该领域需要努力的方向。研一李君同学则汇报了眼动技术,并提出运用眼动技术手段建立主观社会地位量表效度的可行性。研一王娟同学介绍了近期开展的大学生被看重感影响幸福感的中介模型。

研三的张俊南同学分享了她投稿的《职前教师对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个体差异与内容维度》一文。介绍了她在选题初心,完整展示了从选题到研究假设到研究设计,最后进行研究报告撰写的完整过程。最后,由研二的栾希桐同学对即将开展的阻断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分享。

在汇报过程中,组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提问,余益兵老师则对每个人的汇报结果做出点评和总结。在余老师的点评之中,每个人都收获满满。本次沙龙学术氛围浓厚,对刚刚踏入科研大门的研一同学而言,更是一次巨大的鼓励和全新的尝试。相信在本次学术沙龙之中,每个人都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编辑:柳跃跃

审核:王娟


版权所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偏乡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计划课题组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路1号 邮编: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