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阶层与健康公平实验室”课题组成员首次见面
(2)本期学术沙龙主题为: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过程和个体发展
(3)全体组员进行学术汇报、相互点评、反思总结
2020年10月25日下午3:00-6:30,课题组首次学术沙龙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文三区3-201-2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主题是: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过程和个体发展(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学术沙龙开始前全体成员在广西师范大学(及其前身)第四任校长(院长)(任职时间1942.11-1948.2)、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曾作忠先生铜像前合影留念,以表达继承广西心理学前辈的以文化人、以心育人的济世情怀和奋发学习、 报效西部家乡之志。
组员们于曾作忠先生铜像前合影本期研讨材料采用《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这一论文,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文生态学系教授Rand D.Conger等人于2010年发表在《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期刊。该文讨论的重点是关于解释社会阶层或社会经济地位(SES)与恋爱关系的满意度和稳定性、亲子关系的质量以及成年人和儿童的一系列发展结果这些关联的潜在机制的证据。
首先,20级基础心理学研究生于家伟解读了该文的研究背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定量分析的基本逻辑
于家伟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2000-2009年间美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社会阶层的高度分化为背景,提出大多数家庭和社会阶层的定性工作都与贫穷问题有关。在此基础之上,进而解读了作者进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定量研究,并明确三个测量指标:经济状况、个人职业以及教育经历。
二、社会经济地位(SES)与主观社会地位(SSS)
社会经济地位(SES),是个人或一个群体在社会中依据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而被界定的社会位置,常以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以及父母职业作为其客观度量的主要指标,因此也称为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而主观社会地位(SSS),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社会阶层的主观认知和信念,这种主观认知既有对现在社会地位的评价,同时也指向未来。
通过对相关领域最新研究结果的收集和整理,于家伟分享并阐述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为大家解读了主观社会地位多维测量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质疑,是否本文采用主观社会地位的测量方式能得到更加准确和有效的结果?对此,小组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加深理解和认识。
SES和SSS的含义以及二者比较三、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生活研究的两种理论假设:社会因果假设和社会选择假设通过对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之后,于家伟以文献中提及的相关研究为案例,从社会因果和社会选择假设双视角对两者关系进行解读。发现社会因果解释将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归结为社会经济地位对近端生活经历质量的影响,而社会选择解释则将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归因于心理健康问题对人们获得和维持较高社会地位能力的影响。在于家伟分享之后,组员们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不同侧重点上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并在最后对汇报提出了批评、建议和提问。
其次,由19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何慧文解读社会经济地位与浪漫关系的稳定性及质量的关系。
何慧文指出,个体的经济、教育和职业地位与婚姻稳定性和质量呈正相关,即个体的经济、教育和职业地位越高,婚姻稳定性和质量呈也越好。在文献拓展部分,何慧文同学还就夫妻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差距对未来浪漫关系造成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若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相当,则更有助于双方对婚姻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
最后,由19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杨婷婷讲述了家庭压力模型以及儿童发展、投资模型,加深了组员们对相关模型的理解。
杨婷婷讲到,家庭经济模型认为,经济困难主要通过影响父母的生活来影响儿童的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经济压力通过父母的情感和行为功能间接地影响儿童的适应行为(儿童的情感、认知、行为、能力等)。投资模型则认为拥有更多经济资源的家庭能够为其子女的发展做出许多投资,而处境不利的家庭必须投资于更直接的家庭需求。
投资模型主要关注的是由于家庭财富和经济富裕而给发展中儿童带来的好处。另外,个人的特征也影响他们的社会经济成就和家庭关系质量。
图为:家庭压力模型与儿童发展模型沙龙
最后,课题组成员还对主观社会地位(SSS)能否作为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家庭结构和个人发展的中介变量提出了疑问,余老师举例解答了相关疑问。本次沙龙可取的一面是:学术氛围浓厚,组员们在倾听汇报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进行汇报时,组员准备充分,逻辑清晰;最后,在余益兵老师的引导下,组员们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对课题目标和基础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汇报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组员们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缺乏更深入的思考;汇报文件排版存在缺陷,措辞不够严谨,缺乏实际应用案例等。
本次沙龙的讨论学习,不仅增进了组员们对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还增强组员间的情感,为接下来3-4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沙龙最后的自由交谈环节中,组员们整理了汇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不同观点的坦诚交流、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折射出同学们对于课题研究浓厚的兴趣。
在最后,余益兵导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组员们认真地倾听,得到了不同程度上学术思维的精进。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此次组会分享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