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开展第三十三期学术沙龙

发表于 2023-05-21

2021年9月10日晚7点isLBCgx课题组第三十三期学术沙龙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行北楼343室成功举办,余益兵老师和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学术沙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由在校成员汇报上学年文献汇报情况,不在校成员汇报论文研究进展情况。          

首先,由何慧文担任主持人进行开场介绍。何慧文报告了汇报者、汇报主题和参加此次学术沙龙的人员,并介绍了本期学术沙龙的报告时间、程序、规则等。之后,宣布isLBCgx课题组学术沙龙汇报正式开始。

第一位汇报者是于家伟,他分阶段概括了自身对主观社会阶层领域研究由浅入深的认识与学习。

第一阶段,于家伟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对“主观社会地位”这一概念有了初步了解,能概括出主观社会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阶段,在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对主观社会地位测量方式产生辩证性思考。第三阶段,通过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学习与掌握,能深入理解现阶段两种主观社会地位操控的实验范式。第四阶段,通过捕捉前沿学术动态,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社会阶层与自我身份建构之间的重要联系。

最后,于家伟总结了过去一年参与学术沙龙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建议课题组成员们。要充分阅读文献,及时整理文献的核心要点、研究方法,并尝试实践。这也是积累科研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位汇报者是杨婷婷,她对以往所汇报各篇文献的思路逻辑以及研究结果、结论进行了梳理。

杨婷婷从理论基础出发,阐述社会阶层视角的理论观点,并由此引出各文献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她着眼于研究使用的模型,叙述主观社会阶层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随后敷陈分析数据处理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她提炼并解释了研究结论,并强调了文献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最后,她回顾了自己在以往汇报过程中所经历的苦恼与困惑,并分享了在提升和熟识后收获的喜悦与自豪。杨婷婷表示,自参加学术沙龙活动以来,自己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同学们热情的帮助。她鼓励大家要愈发珍惜每一次汇报的机会,慢慢提升自己,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位汇报者是何慧文,她总结回顾了以往所汇报各篇文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凝练出了自身对于主观社会地位的一些理解。

通过文献阅读的深入,何慧文发现,主观社会地位不仅反映当前的社会环境,还可能包括对个人过去(社会经济,教育和经济背景)的评估,以及对他们未来前景的评估。随后,她将各类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归纳与整理,并借助不同的理论模型,讲解了主观社会地位在不同研究背景下的中介与调节效应。

汇报结束后,何慧文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参加学术沙龙以来的感受。一方面,她惊叹自己取得的长足进步;另一方面,她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从今往后她会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迎接更优秀的自己。她也希望课题组成员们能够更加勤奋,共同勉励,一起进步。

第四位汇报者是朱彩云,她围绕文献学习过程中的薄弱方面,进行了陈述与总结。

朱彩云首先罗列出自己以往所汇报的文献,并指出她在阅读文献过程中有提炼文献要点的能力欠缺和难以理解相关学术名词、研究理论以及统计知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及时查阅资料,尝试理解学术名词与研究理论,学习相关统计学知识。在拥有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她逐一讲解了查找并梳理好的知识难点。同时,她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正确的阅读文献方式。

最后,她反思了自身对于文献学习中不足的方面,通过向老师以及课题组成员寻求建议与帮助,逐渐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其他不足的方面,她仍在积极改正。

第五位汇报者是钟莹颖,她梳理了以往所汇报文献的结构内容,展示了主观社会地位作为不同变量产生的作用。

钟莹颖分别梳理了各文献的研究背景,随后就文献研究目的陈述主观社会阶层在各文献中分别作为何种变量,并由此展开对研究的测量方法、模型构建、数据处理的详细讲解。在分析数据处理的结果后,她总结到,在探究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中,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在探讨大学新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中,主观社会地位与生活满意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最后,她进行了自我思考总结。她认为在阅读与汇报的过程中,自己在拓展知识体系,开拓研究视野的同时,也逐渐学会了查找资料的途径与方式,以及批判性阅读的步骤方法。她认识到,及时复习看过的文献,不仅能够牢固知识点,同时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文献中的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

第六位汇报者是李苏萍,她提炼出以往所汇报文献的核心要点,对其进行了深入讲解。

李苏萍围绕主观社会阶层对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影响,主观社会地位在受害、抑郁等消极因素间的作用展开叙述,并强调了主观社会地位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强烈关联。她选取不同研究中的结论部分,逐一讲解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同变量间的关系,随后,借助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数据,进一步解释了研究结论。

最后,李苏萍进行了个人总结。在学习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自己慢慢掌握了查找文献的方式与平台,学会甄别文章的好坏;在学习汇报文献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提炼文献核心要点的方式,在提高PPT制作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审美。而后她又指出了自己容易拖延的不足,也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改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校成员汇报环节结束后,余老师称赞了成员们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认可了成员们的汇报成果。                

同时针对大家的汇报余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保持严谨性。面对文献中出现的不易理解的学术名词应当及时查找资料理解透彻,以免曲解其意思,影响文献的阅读;第二,本科生同学的汇报逻辑性不够强,可以向于家伟师兄学习归纳整理的方法与经验,提升总结能力;第三,保持对各类研究方法敏感性。成员们应当激发求知欲望,在遇到不认识、不熟悉的研究方法时,积极学习,增加科研知识储备。

余老师点评结束后,线上研究生做了研究进展的报告。四位成员就各自研究主题,分别从选题背景、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等部分进行论述,并阐述论文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寻求老师的意见。随后,余老师根据每个人的汇报做出了不同的解答,并围绕研究开展中政策文件的引导作用、数据安全的问题展开了叙述。

沙龙的最后,课题组成员们就老师的点评展开了思考与交流,每个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本次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偏乡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计划课题组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路1号 邮编: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