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开展第四十一期学术沙龙

发表于 2023-05-21

2021年12月10日晚7点isLBCgx课题组第四十一期学术沙龙会议于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行北楼345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李苏萍同学担任主持人,余益兵老师和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与本次学术沙龙。

第一位汇报的同学是21级社会心理学研究生贡翀,她汇报的是Tatiana Marci,Ughetta Moscardino,etal写的《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New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Attachment in School-Age Children: The Attachment in Middle Childhood Questionnaire (AMCQ)》。


首先,她向我们介绍了依恋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性、依恋的类型,并指出依恋在童年中期受到的关注较少,说明了该研究的目的:编制出一个与年龄相适应的、全面的和有效的工具—儿童中期依恋问卷(AMCQ),以评估儿童中期的母子和父子关系质量。

其次,她总结了儿童中期依恋的测量方法:半结构访谈、投射技术和自我报告问卷,并介绍了四份用于测量8至12岁儿童依恋表征的调查问卷。

随后,她梳理了研究的过程:研究1(初步阶段),在30个项目中进行探索性分析,提取21个项目;研究2(细化阶段)使用半验证性方法,对项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选择了15个项目;研究3(测试阶段)检验模型的同时效度,并通过ECR-RC评估其聚合效度。

最后,她表示,未来研究应该更多地考虑与父亲依恋相关的具体项目。

第二位汇报的同学是21级学前教育研究生赵蒙,她汇报的文章是心理科学期刊上的《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这篇文献的作者是鲁忠义、郭娟、冯晓慧(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首先,她介绍了不同字典对隐喻的解释和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可以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其次,她梳理了文章的两个实验:实验1通过内隐联想测验了解被试的对道德概念与垂直空间隐喻之间的自动化加工联结情况;实验2通过纸笔测验探索不同卷入欺负行为儿童之间的道德概念垂直空间表征。

随后,讲解了该研究的结果: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形成了“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的内隐联结;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形成了“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的隐喻联结;就道德词而言,间接欺负者和未卷入者更明显地倾向于将道德词放在上方,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则相反;就不道德词而言,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更明显地倾向于将不道德词放在上方,间接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则相反。

最后,她提出了阅读该文章的思考:将颜色与主观社会地位联系起来,确立幼儿心中高、中、低主观社会地位分别对应的颜色;将娃娃的颜色与摆放位置对应。

第三位是19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杨婷婷,她以《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攻击行为: 控制感的中介作用》为题进行汇报,这篇文章于2017年发表在心理技术与应用期刊上,作者是陈冰、赵玉芳。


她从攻击行为、控制感、社会经济地位等概念出发,指出了该文章的研究假设: SES 可以负向预测攻击行为,并且控制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随后,她介绍了该研究的过程: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 320 名重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采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MacArthur 量表、控制感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进行施测。

最后,她阐述了实验结果:大学生的主观SES与控制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客观SES的预测效果弱于主观SES,与控制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控制感与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SES通过控制感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其中,控制感在主观SES和攻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客观SES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遮掩作用。

点评环节,余老师表示,看文献要仔细看,遇到不懂的要查资料或者问同学,鼓励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并给大家的PPT制作提出了建议。

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课题组成员们针对赵蒙同学提出的思考进行了交流。在热烈的交流中,本期isLBCgx课题组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编辑:李小雯 朱彩云

拍摄:何慧文


版权所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偏乡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计划课题组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路1号 邮编: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