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成果简介

发表于 2023-05-27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

标志性成果:

“实习支教促进留守儿童阳光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项目申报首席专家,负责申报工作的具体执行和文本组织工作。

专著: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教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通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余益兵,方明,王莉,王东.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9-13.

[2]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4):78-83.

[3]余益兵,王东,胡诗颖.留守初中生亲子分离适应的分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32(5):10-14.

[4]余益兵.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普遍性与差异性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6(1):25-31.

[5]刘晓静,余益兵*,王祥坤,郑晓红.农村留守儿童认知评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特殊教育,2016(7):64-69.

[6]汪义贵,余益兵*.亲子分离视阈下留守初中生认知行为特征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6,30(6):89-92.

[8]沙家明,余益兵*,张友印.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系统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23-126.

[9]余益兵.留守初中生适应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4(4):25-29.

[10]李艳如,余益兵*,郭彦霞.祖辈共同养育经历下亲子沟通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校园心理,2018,16(04):256-260.

[11]王东,余益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05):149-153.

[12]王东,余益兵.进城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性研究——基于安徽省合肥市29中的一项调查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06):68-72.

[13]乔俊雅,余益兵*.安徽省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4(05):24-30.

[14]陈晓惠,毕兰凤,余益兵.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内隐身份污名:基于刻板解释偏差的探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03):372-375.

[15]陈晓惠,方明,余益兵.大学生内隐心理疾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6):846-848+853.

社会适应理论与实证研究

[1]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5-72.

[2]邹泓,刘艳,张文娟,蒋索,周晖,余益兵.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1):29-36.

[3]余益兵.校园人际关系对社会适应类型的预测作用——基于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的检验[J].中国特殊教育,2018(3):91-96.

[4]金燕徽,余益兵.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对人格五因素的超越[J].中国特殊教育,2016(12):77-84.

[5]张友印,余益兵,沙家明.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在犯罪青少年群体中的初步验证[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90-96.

[6]曲可佳,邹泓,余益兵.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五因素的关系:人际关系能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0,30(6):75-80.

[7]余益兵,葛明贵.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的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学校态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25-227.

[8]金灿灿,邹泓,余益兵.中学生孝道信念的特点及其与亲子依恋和人际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6):619-624.

[9]余益兵,邹泓.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我国六城市调查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59-62.

[10]杨颖,邹泓,余益兵,许志星.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1):44-51.

[11]余益兵,葛明贵.3~6岁幼儿社交地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40-42.

积极心理健康与教育促进

[1]余益兵,方明,陈晓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9-12.

[2]余益兵,戴霞.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J].中国教师,2007(5):4-6.

[3]张明明,刘田田,任杰,余益兵,何华敏,贺伟婕,罗文波.喜极而泣——积极情绪的二态表达[J].心理科学,2017,40(3):565-571.

[4]张明明,张敏,余益兵,罗文波.大学生感戴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学业复原力的中介作用[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6(6):45-49.

[5]曲可佳,Richard A.Young,邹泓,余益兵.职业生涯背景行动理论及其方法的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567-1573.

[6]葛明贵,余益兵,邢彩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0-92.

[7]陈晓惠,方明,余益兵.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自我差异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2):955-956.

[8]余益兵.学校环境知觉、自我评价对青少年学校满意度的预测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68-70.

[9]余益兵.初中生逃学行为:基于学校心理学视角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63-65.

教-学心理与人才培养研究

[1]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602-606.

[2]李进金,余益兵.实施“四项计划” 做好“三项衔接”  协同推进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36-39.

[3]余益兵,李冬云,葛明贵.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51-55.

[4]余益兵,陈松彬.论远程开放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70-73.

[5]余益兵.论开放教育自主学习与管理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45-48.

[6]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0):65-67.

心理测量、统计与实验及其它

[1]余益兵,葛明贵.世纪之交中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4):79-83.

[2]余益兵,邹泓,曲可佳.中学生反应风格的特点及其在人格与自尊关系中的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5):544-546.

[3]葛明贵,余益兵.学校气氛问卷(初中生版)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06(02):460-464.

[4]余益兵.社会适应问卷(简式版)在农村中小学生样本中的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2):140-145.

[5]余益兵,汪义贵.大学生志愿者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5):23-26.

[6]余益兵.复选题的SPSS数据编码技巧分析[J].统计教育,2005(7):7-8.

[7]余益兵,郑晓红.大学生志愿者特征内隐观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9):13-15.

[8]陈晓惠,余益兵.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顿悟水平的差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63-65+69.

英文会议/投稿论文

[1]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ocial Adjustment Scale (short form)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ASAS) among Chinese Samples(manuscript completed).

[2] Does individual social status in school and family matter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than family SES  in children left-behind of China ? (manuscript completed).

[3]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School Climate and School Adjustment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l43(3/4):229-229

[4] The“Little Five”Personality in China:Theory,Measurement and research.International 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3(3/4),409-409

[5] Effects of response style on the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3(3-4),482-482

[6] What Protects Migrant Children from Social Maladjustment in China? Presented at the 2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0

[7] The Domain-FunctionModel of SocialAdjustment:Coming together i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 in China.5th Conference of Emerging Adulthood,Providence,RI,US

[8] Are You Feeling Well? Literature Review on Left-Behind Women in Rural Area of China,5th Conference of Emerging Adulthood,Providence,RI,US.

[9]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n Adolesce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Eurasi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2020(ECEI2020).(Yizhan Du1, Chunli Zheng1, Tsaifeng Kao2, Yibing Yu1, Zhiying Chen1)

[10]出声思维报告在主观社会地位评定中的初步应用(中国心理学会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2020年 12 月 4日~6 日)(余益兵12 柳跃跃2 杜宜展2)


版权所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偏乡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计划课题组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路1号 邮编: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