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

发表于 2023-06-09

多年来,苏州市中小学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切实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努力构建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沟通、优势互补的良性运行机制。2015年初,秉持“共筑意识、家园意识、实践意识、生态意识”的建构理念,苏州教育局在苏州大市范围推行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从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角度,对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现将该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后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自2016年起,苏州市政府对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连续三年分别投入1200万元、1492万元、1492万元,共计达4184万元,惠及全市100万个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成为政府主导、各部门合作的“大戏”、“大合唱”。成立了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开展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学术交流、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中小学家庭教育管理平台建设,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考核与管理,以及开展面向苏州市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线上学习、线下培训讲座等活动。扩大家庭教育指导师“林老师”团队,培训了近3000名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初级指导师和209名高级指导师,组建了15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邀请了王东华、鹿永建、冉乃彦、玛丽·尼尔森等10余位家庭教育名家开设“教育名家大讲堂”,组建了11支志愿者巡讲团开设了300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开发与实施:

1.明确课程价值目标。在民生与家园、生态与生活、发生与发现中凝聚家庭教育的民生价值和发展价值。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上,主张构建家庭教育课程实施网络,打造指导家庭教育专业团队,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和评价的各类平台,丰富各种家庭教育资源,拓展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努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

2.丰富课程结构内容。着重打造学科、跨界、体验等三类课程。一是规范性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旨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二是生成性的跨界课程。跨界课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跨界融合。涉及教育管理、婚姻教育、儿童发展、亲子教育、教师教育、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社区教育等多个专业领域,兼容传统与现代,让家庭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时代性与实用性。三是浸润式的体验课程。体验课程主要是为了弥补家长听讲座中“感动却不行动”的遗憾,通过专业的指引、同伴的互助,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方法,建立为孩子提供适切成长环境的信心。

3.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构建包括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庭教育读本、家庭教育视频资源库、线上学习平台互为依托的课程资源体系。

4.优化课程多维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利害相关方积极参与,提出合理意见,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与改进。可以开展的相关评价一是基于专业标准的终结性评价;二是基于项目管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三是基于专家协作的发展性评价。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家庭教育的苏州形态,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推进家庭教育提供了可参照实施的样本。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增长性需求无法满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到家庭教育领域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许、孩子对父母陪伴的渴求以及父母孩子共同对家庭和谐氛围的希冀,与孩子以及父母(含其他家庭成员)成长的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全市共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孩子的百万家长。处于“学有优教、善教乐学”特色发展背景之下和高位发展要求之下的苏州教育,对于家庭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家庭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0后开始成为家长的主力军,同时,二胎生育正在改变以往几十年独生子女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模式,此外,跨区域结合的婚姻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老漂”一族,成为众多核心家庭中的关键一员。在新的家庭结构中,不同年代的观念在同一个屋檐下,逐步汇聚整合或不断磨合冲撞。

3.家庭教育观念未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转型发展以及大量新市民的涌入,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以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家庭教育方面大量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合力育人不强、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不能适应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要求。

4.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绝大多数的家长,尤其是新市民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以及隔代祖父母不了解、不掌握教育孩子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或凭老经验,或随流行潮。家长与家庭成员间对如何科学育儿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往往是各说各理或者人云也云。由此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发展成极端社会问题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对项目实施的建议

1.政府主导保证家庭教育组织有力。家庭、家庭教育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事”,而是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事”、“公事”。应当在原有家庭教育工作基础之上,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并在政策上、财政上给予充分投入和保障,努力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

2.课程引领保障家庭教育规范有序。家庭教育指导应当以课程为载体,把家庭教育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家长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自身教育素养。

3.专家参与确保家庭教育科学专业。为切实推进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建议构建由国内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志愿者讲师团组成的立体服务团队,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师资保障。同时,在抓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独具本土特色的内涵培育。

4.项目实施促使家庭教育蔚然成风。家庭教育的落地生根有赖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开展一些有课程、有师资、有阵地的家庭教育指导项目,为中小学家长提供全天候参与家庭教育学习与服务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营造贯穿全年、覆盖全城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让争做成长型好家长日渐成为教育风尚。

5.模式多变助推家庭教育流光溢彩。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及实际条件,大胆探索实践适合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凝练各自的特色。可以采取“互联网+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亲师互动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生活化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体验式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合作互助式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等,形成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局面。

资料来源:苏州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9-11-22 09:11


版权所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偏乡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计划课题组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路1号 邮编:541006